2022年全国多地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怎样选择合适的专业、心仪的大学?高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奖助学金要如何申请?人民网特别推出“2022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让考生和家长全面、深入了解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
北京物资学院1980年正式建校,是为满足国家流通事业现代化对高级物资流通管理人才需求而创办的一所普通高等院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如今北京物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以经济学科为基础,以管理学科为主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校。
人民网:2022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专业有无增减?招录政策上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北京物资学院:学校2022年在全国招收本科生总计划数为1457人,其中北京市生源计划约850人。
2022年招生政策变化情况如下:一是学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目前,具有产业行业背景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存在较大缺口,就智能物流行业而言,全国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中面向智能物流产业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高校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物流行业对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人工智能专业2022年正式招生,招生计划30人。
二是学校新增2个实验班。金融学新增期货与证券实验班,物流工程新增京东科技实验班。其他实验班还有经济学(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班)、商务英语(实验班)。
三是会计学停招管理会计方向,新增智能会计方向。
四是取消大类招生,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多数专业不限选考科目。尤其是经济类、管理类、法学、文学类专业基本不限选考科目,均可报考。
人民网:请您向考生介绍一下学校的优势、特色专业。
北京物资学院:作为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的高校,北京物资学院主要为国家物流和流通领域培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被外界誉为“中国现代物流管理者的摇篮”“期货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学校特色专业为金融学和金融学(期货与证券实验班)专业,金融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期货与证券是金融学专业下非常有特色的一个专业方向。学校1994年创办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2004年开设金融学专业,2006年设立国际金融实验班,2018年开设金融专硕,2020年在右安门校区成立“期货学院”, 2021年组建第一期货与证券实验班,2022年正式面向全国招生,招生计划80人。
学校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属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在2020-2021年中国科教评价网物流管理专业被评为5星级,在全国488家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6。
物流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于2004年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是国内较早设立物流工程专业的院校之一。
2010年开办的采购管理专业是国内第一家设立采购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是国内首个通过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IFPSM)国际认证专业,2019年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在报考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北京物资学院:学校录取原则为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采取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专业志愿之间没有级差。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相关规定加分提档,在专业录取时对加分予以认可。各专业均无男女生比例、应届生和往届生限制。
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商务英语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英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其他各专业均无单科成绩要求,无任何报考条件的限制。
要特别提示的是,学校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非英语语种考生进校后须改学英语,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在报考注意事项和建议方面,学校遵循平行志愿的“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投档规则,采取“第一专业冲一冲,第二专业保一保,第三专业稳一稳,还有机会垫一垫”的策略,学校承诺:进档并服从调剂,体检合格,承诺不退档。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奖助学金政策。
北京物资学院:学生在校期间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学生入校一年和两年后,可提出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申请,只要达到拟转入学院当年公布的接收条件即可。入校参加国际班的选拔也是一个转专业的途径。
学校对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取得显著成绩的学生和集体予以奖励,特为在校学生设立各类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市级各类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交叉培养”学生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文体奖学金、科研竞赛奖学金、志愿服务奖学金,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及企业资助奖学金等。每学年均会评选。
学校对学生资助、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完善的奖、贷、助、减、免、补的资助、帮扶体系,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但勤奋学习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